疫情期间,当我看到年轻的同事们都到抗疫一线采集核酸。门诊病人很少,我再也坐不住了,强烈要求去核酸队。虽然年龄偏大,视力不好,扫码有点困难,但采样没问题。与他们一起工作的几天中,我有太多的感动。
首先是主管领导韩书记,袁院长、第总护士长首先扛起大旗,及时把上级的通知下达,安排部署工作。他们不仅在群里发工作通知,还不时地发温馨提示,从防寒、防滑,防摔、到个人防护,再到工作方法,时时提醒,处处传授,关切的话语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。再就是统计员张星、张瑞凝不但要参与核酸采集,还要统计汇总数据,常常到深夜还在发信息。核酸队员时时待命,只要一发通知,各小组立刻组队出发。各小组组长是最辛苦的一个,出发要提前领取物资,监督本组队员穿好防护,联系车辆,到达采样点后,要核对信息,贴标识,扫码,采集完还要填报表,装箱,送样本,送垃圾。核酸队员如同一个个战士,每当号角吹响,就立刻奔赴战场,面对病毒,毫无惧色,她们屹立在寒风中,往返于高楼的阶梯上。进入隔离区的住户中,用血肉之躯,与病魔较量!
我们组的组长是张苗,一个九零后的姑娘,她和其他组长一样,每次出发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,监督队员按规范穿好防护服。然后将四个人分为两个小组。张艳、张晓文一组,她们年轻,行动迅速,总是先于我们采完其他两个小区到达外贸小区。我们采完其他两个小区后,与她们在外贸小区汇合。采集过程中,常常是雾气蒙眼,冷汗浸衣。
下雪的那天,气温骤降,寒风刺骨,我们手都冻麻木了,手指硬的弯不下来,但我们依然坚持一人一消手,冰冷的消毒液在寒风里迅速凝结在手上,那滋味真的是钻心的痛,但我们仍然规范操作,终于坚持到采集完毕,真的是想立刻回家暖暖。组长张苗和张晓文就让我先回去,她们去送标本和垃圾。我心疼她们,坚持一起去,可她们说:“您年龄大,抵抗力差,我们年轻多干点没啥,您千万别感冒了,回去多喝水,多休息,一句句暖心的话语如同女儿一般贴心”。后来改进了工作流程,由王小凯、王盼翔到采集点收标本和垃圾,但每次采集完,她们总是让我先回去,她们在寒风中等候收标本的车辆。
单采的那天,我和韩亮、程佩、崔文娟在一组,他们仍然是这样照顾我,采完就让我先回去。他们说:“尊长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”让我觉得自己成了他们的照顾对象 ,内心很不安,生怕拖了他们的后腿。我觉得这一代年轻人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些娇生惯养、养尊处优、担不起责任的一代,而是在困难面前勇于担当,主动作为。工作出效率、讲品质的一代!他们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缩,冲锋在前。
如果说他们是战士,对待侵略者绝不手软;如果说他们是天使,看到百姓安宁是多么喜欢。我从这些年轻人的身上看到无限的希望,希望他们在历练中成长,成为医院的中流砥柱,撑起医院的未来!
撰稿:胡玉萍 旬邑县医院
手绘插图:第五安乐 西安石油大学2021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